学院信息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信息>>学院动态>>正文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竞赛勇创佳绩
2025-09-02 16:04     (浏览量:)

8月22日,随着2025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CAIR智能侦查赛落幕,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称“物电学院”)大学生竞赛与创新中心2025年上半年组织的学生赛事暂时告一段落。截至发稿前,我院2025年已组织学生参加了12类学科竞赛,其中A类赛事7项,B类赛事5项,收获颇丰,共获奖138项,参与学生人数272人(次)。其中,A类赛事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3项、三等奖26项;省级一等奖26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33项;其他奖14项。12类比赛围绕物电学院五个专业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展开,既有软件设计竞赛、建模竞赛,又有软硬结合的电子类设计、制作竞赛,从系统设计、建模、程序设计到应用等角度,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彰显了学院在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8月19日,历时4个月,2025年睿抗机器人开发大赛全国总决赛CAIR智能侦查赛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开赛。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中,我院学生获得一等奖项、二等奖项共4项。决赛中,王希同组以第一名(并列)满分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其他3支决赛队伍均获得全国二等奖。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创办于2015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是我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新领域具有权威性的A类综合类赛事。本届大赛以“机器照护人”为主题,分为CAIR工程竞技、CAIA数字文化创意、CAIM工程创客和CAIP信息技术创新四个赛道,旨在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跨学科协同,服务于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

8月19日至21日,智能系统创新设计赛(小米杯)在武汉大学举行,我院首次参加,闯入决赛的两支队伍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入选2023年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单,是计算机领域重要学科竞赛。智能系统创新设计赛(小米杯)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下的一个赛道,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智能系统设计、“学以致用”的能力。大赛目标是以学科竞赛推动专业建设和计算机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育我国智能计算系统的后备人才。

7月30日至8月2日, 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4天3夜紧张角逐中落下帷幕,我院队伍参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及优秀奖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A类顶级赛事,旨在重基础、注重前沿的前提下,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

7月26日,第十八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决赛在全国各地赛点展开。我院首次参与电子赛道,比赛分两阶段。区域赛中,我院共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全国决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团体奖三等奖1项。该赛事作为A类赛事,由中国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图学学会产品信息建模专业委员会、太原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旨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探索图学发展新方向。作为图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000余所高校的1万余名学生参赛,规模空前,竞争异常激烈。

7月18-20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黄冈师范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部区赛)决赛在黄冈师范学院举行。中南地区近50所高校的6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物电学院学子第二次参赛,一支队伍获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竞赛旨在促进光电知识普及,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与锻炼,促进高等教育改革。该赛事是国内光电类级别最高、参赛队伍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项全国性A类赛事。

7月11日至13日,第十一届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在湖北理工学院举行,我院派出10支队伍参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优秀奖6项。此项赛事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旨在激发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深化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竞赛分为命题类创新作品、自选类创新作品和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比赛三个类别,吸引了众多高校学子的积极参与。

6月28日 ,由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指导,空军预警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雏鹰展翅”创客命题挑战赛在空军预警学院成功落幕,我院最终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该赛事将武汉长江以北的11所高校的电子设计精英齐聚一堂,以创意为矛、以技术为盾,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科技盛宴。该赛事将“江北沙龙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校际协作育人,助力更多‘雏鹰’振翅高飞!”的宗旨进一步落地落实。

6月28日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区域赛,我院学生初次参赛,一支队伍经过初选获得三等奖。“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创新实践型竞赛。大赛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累计吸引上千所院校、超过16万名学生参与,是信息通信领域影响力广泛、规模领先的权威赛事。

5月26日,2025年(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赛圆满落幕,物电学院学子首次参赛,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技术功底,共斩获8项奖项,包括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上榜A类大学生学科类竞赛,中南地区赛是湖北、湖南两省共同组织举办的省级赛事,参赛对象为全国高校 2025 年在籍的本科生。大赛共设11个大类,我院此次获奖作品涵盖了微课与AI辅助教学、数媒静态设计、数媒动漫与短片、微课与AI辅助教学、物联网应用共5个作品类别,获奖作品引入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等前沿技术,以创新为驱动,以实践为核心,助力学生在数字化时代展现人文、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

6月15日,历时3个月,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决赛落幕,参赛院校达到2000余所,参赛大学生人数累计突破100万人。该A类赛事的比赛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湖北赛区比赛中,我院56人参赛,最后,16人获得一等奖,12人获得二等奖,15人获得三等奖。16人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全国总决赛,获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4项。

5月23日至26日,在第十七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获得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据悉,本次竞赛参加高校和二级学院共968所,10855队选手报名参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简称“电工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旨在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基础关注前沿,促进电气类专业建设,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及分析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服务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5 月 16 日至 18 日,第三届“凌特杯”通信系统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我院学生初次参赛,一支队伍经过初选以一等奖闯入决赛,获得全国三等奖。 “凌特杯”通信系统设计大赛为通信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次大赛以“创新驱动、协同育人”为核心理念,设置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赛和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原理工程案例实践赛两大特色赛道,全面考察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大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06所高校的3152名学子同台竞技,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展现出通信专业教育的蓬勃活力与深厚底蕴。

物电学院历来注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各类竞赛现状,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和参加大赛,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以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搭建大赛平台、健全奖励制度等为抓手,保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