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工作动态>>正文
“七字经”里学治理,袁湖村中悟初心 ——物电学院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感悟劳模精神与力量
2025-06-30 11:51     (浏览量:)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推动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6月26日下午,湖北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石钧、院长助理邬小林、辅导员彭宇航、陈圃懿带领36名学生党员与退役大学生前往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共建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这场活动既是一次党性教育现场课,也是一场“贴近泥土、触动人心”的思想洗礼。

为何选择袁湖村?因为这里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这个曾经两委瘫痪、发展滞后的村庄,在一位退伍老兵的带领下完成了惊人的“逆袭”,成为全国文明乡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更是涌现出了两位全国劳动模范。这位退伍的党员老兵,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袁少敏。

1993年起,袁少敏从企业回到村庄,扎根三十余载,将“瘫痪村”带成“全国示范村”,创造出“二三四工作法”这种破解农村治理难题的“袁湖经验”。如今的袁湖村,文化广场宽敞整洁,党建阵地特色鲜明,生态景观错落有致,早已成为全国各地干部学习考察的热门目的地.

在村口“七字经”文化墙前,袁少敏热情迎接大家,并带队参观党建文化长廊。他风趣又真挚地讲解:“这七个字——正、硬、愚、勤、和、善、责,不是写着好看,而是我们党员干部每天对照的‘家规’。”走在村里的“乡村大舞台”前,他指出身边一圈由废旧轮胎改造的景观:“我们这里从不搞花架子,生态建设靠的是真心和巧思,变废为宝,既环保又亲民。”走到村中心的 “乡村大舞台” 前,他特别分享了“党员舞台论”:“党员要主动亮身份,就像演员站上舞台,有了关注和期待,才会更自觉地演好‘服务群众’这场戏。”这种接地气、冒热气的比喻引得在场同学们频频点头。

活动过程中,师生们还了解了袁湖村妇联工作的发展历程。曾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妇联主任的彭秋华带领妇女积极参与村庄建设,不仅筹建了多个文化广场,还推动“巾帼建功创业队”在村务协商中大放异彩,使袁湖村连续多年获评省市先进,真正让“半边天”撑起了振兴路上的一片天。她个人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2016年被评为“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交流座谈环节,袁少敏用一口地道方言分享治村心得:“干群众工作,讲时机很重要。时机对了,事半功倍。”他讲述如何利用“520”组织关爱残疾人、为老人过集体生日等细节小事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小事暖人心,感情到位了,事情自然就好办。”这一席话,引发了青年党员们的深深共鸣。

特别是12名退役大学生党员,他们以军旅经历为背景,结合参观感受畅谈“兵心不改”的理想信念。“袁书记就是榜样!他把军人作风带进了村里,我们也要把党员身份带到未来的岗位上。”一名学生表示。

活动结束时,许多同学感慨地说:“这堂党课没有投影仪,却更真实;没有讲义,却更深刻。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基层智慧’,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群众路线’。”

此次联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劳模精神与党建力量,也进一步拉近了高校与乡村、青年与基层的距离。未来,物电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探索在党建共建、人才支持、科技帮扶等方面与袁湖村深度协作,构建起互促共赢、同频共振的校地合作新格局,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向“七一”“八一”献上庄严而厚重的致敬。

关闭窗口